什么無痛腸鏡?
我們知道,要確診是否得了結腸炎,首先要做腸鏡檢查。那么,到底什么是無痛腸鏡。無痛腸鏡說白了就是在做結腸鏡檢查時,由麻醉師給病人實施全身麻醉,使病人在淺睡眠狀態下完成結腸鏡的檢查,對檢查過程的痛苦和不適病人并不知曉,檢查結束后病人在幾分鐘內可清醒,經觀察患者一般情況,完全清醒后即可離院。 許多疾病都有相同的某一癥狀,例如便血可見于內痔,結腸炎,結腸息肉,結腸癌,如果不做結腸鏡檢查,難以確認是哪一種疾病引起的,臨床好多誤診病例都與未做結腸鏡檢查有關。
現在,結腸鏡也跨入了電子時代,這種內鏡有電視攝像系統,通過安裝于腸鏡前端的電子攝像探頭將結腸粘膜的圖像傳輸于電子計算機處理中心,通過信息處理,經電視熒光屏顯示可觀察到大腸粘膜的變化。如癌、息肉、潰瘍、糜爛、出血、色素沉著、血管曲張和擴張、充血、水腫等,其圖像清晰、逼真。由于觀察的圖象放大了許多倍,肉眼看不到的微小變化,在電子結腸鏡顯示屏上都看的很清楚。如果發現異常變化還可以通過腸鏡的器械通道送入活檢鉗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若發現結腸息肉還可用圈套器電灼,避免了開腹手術。電子結腸鏡檢查是對大腸內病變診斷和治療最安全、可靠、簡便的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 電子結腸鏡檢查的適應癥相當廣泛,凡屬于下列情況而無禁忌癥時均可行電子結腸鏡檢查。 1、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持續便潛血陽性者。
2、慢性腹瀉原因未明者。
3、鋇劑檢查疑有回腸末端及結腸病變需明確診斷者。
4、低位腸梗阻及腹塊不能排除腸道疾病者。
5、結腸息肉切除、止血,乙狀結腸扭轉或腸套疊復位。
6、結腸癌手術后,息肉切除術后需定期內鏡隨訪者。
7、腸道疾病手術中需內鏡協助探查和治療者。
8、大腸腫瘤普查。
在結腸鏡檢查的過程中,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個別患者甚至由于緊張、耐受力差等原因而中斷檢查,而部分患者也因聽聞或曾經感受的痛苦而拒絕檢查或復查,以致延誤了病情。近年來鎮靜麻醉輔助性結腸鏡檢查的應用,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就是無痛腸鏡。這種方法的檢查前腸道準備與常規檢查基本一致,麻醉師按全麻的要求進行準備檢測生命體征,靜脈推注芬太尼0.05mg,然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緩慢靜脈推注丙泊酚,待患者入睡、全身肌肉松弛、睫毛反射消失后開始進行結腸鏡檢查。檢查過程中麻醉師需密切檢測患者血壓、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檢查結束病人清醒后,一般情況良好方可離院。